第九中文网 - 历史小说 -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在线阅读 - 第三百零九节 两个打手(1)

第三百零九节 两个打手(1)

    满清帝国跟非洲公司的贸易往来早在他们吞并阿富汗之时,就已经建立起来,通过印度河流域,双方在白沙瓦的贸易量很大。

    内陆的山陕商人跟中亚的贸易也一直在进行,并且随着铁路的修建,贸易量也相当大,每年数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满清的制度,一直采取贸易垄断政策,所有的对外贸易,都是皇帝下辖的内务府进行,他们并没有关税制度,而是从贸易利润中获得利益。

    作为一个技术落后的农牧政权,满清对贸易的依赖性比过去大清帝国时期要严重多了,大多数消费品都无法自产,内务府从晋商或者非洲公司手里得到中国和印度的商品,在国内又进行垄断销售,再赚一笔利润,每年从这种贸易中,内务府可以得到上百万两银子。

    贸易利润占到了他们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,另外三分之二则是通过赋税。以前的大清帝国富有四海,从汉人农民身上得到的赋税足够支撑他们的政权运行,根本不对边疆的游牧民族征税,但现在不一样了,牧业是他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所以对牧民征税则是必须的,他们的方式还是采用的俄国制度,而俄国的征税方式,则是继承草原上的传统。这种传统甚至可以追溯到突厥、吐蕃帝国时代,非常的简单易行,比如一头牛收一条腿。

    满清的牧业税制是按人头来征收,一个人每年缴纳四张羊皮或者一张牛皮,内务府的作坊将这些皮子加工成生皮,然后出口到中国或者印度,然后在由当地的皮革业进行深加工,制作成皮鞋、皮靴等皮革制品。

    农业赋税则基本上是继承自中国的,按照雍正之后的摊丁入亩方式征税,征税的对象不是人丁,而是土地,税率十分低廉,每亩平均缴纳粮食0.038石,这对于亩产平均两担的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来说,税率真的非常低,差不多百分之二左右。

    而且满清的农田都是旗田,是政府组织八旗自己开垦的,平均分给每个旗民耕种,可以说所有汉八旗旗人都是自耕农,不用受到地主的地租盘剥,所以收获九成以上都落到了旗民身上,这种实惠,让汉八旗现在对满清极为拥护。

    但这些都是基于有足够开荒的土地,一旦土地开始稀缺,自耕农开始分化为佃农,底层民众开始赤贫的话,这种拥护也就不复存在。

    土地的话,由于满清这些年一直在扩张,可开荒的土地还有很多。新占领的波斯,古代也是一个农耕发达的帝国,公元前两千年的时候,就已经形成了农耕文化,当时波斯还是部落时代,有十个部落,其中六个农耕,四个畜牧,可以说农耕已经占据了主流。

    波斯帝国时代的基建技术相当发达,基建对于一个大帝国来说,是维系统治的重要工具,罗马帝国,中国古代王朝都会在稳定的情况下,兴建大量的基建设施。波斯帝国的官道系统,可以跟罗马帝国和中国古代王朝相媲美,这是一个大帝国管理的必要条件。

    水利设施作为重要的基建项目,波斯帝国也没有落下,波斯帝国在自己征服的领土上,比如中亚的河中地区,建立了大坝和灌溉系统。在其核心领土伊朗高原上,当然不可能不用心经营。但伊朗高原地形,气候较为干旱,所以他们发明出了一套特殊的水利系统,叫做暗渠水利系统,将地下水引至地面。这其实就是中国哈密地区的坎儿井系统,很难说这一套特色的系统是中国人发明的,因为他跟中国黄河、长江流域的灌溉系统差别太大,似乎更适合较为干旱的地区使用,因此很有可能是从波斯帝国经过中亚地区传入中国西域的。

    波斯帝国打造的这一套系统,有的依然在发挥作用,有的则因为年久失修,废弃掉了。道光统治了这里之后,迅速恢复这些水利系统,而他也有相关的经验,汉八旗中不少工匠都是从新疆来的,其中就是哈密一带维护水利设施的工匠。另外波斯本就是一个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,他在波斯也得到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。

    伊朗的可耕地面积是很大的,后世统计高达5600万公顷,超过8亿亩。伊朗人开垦出来的耕地就高达1800万公顷,接近3亿亩,其中可灌溉耕地就有830万公顷,折合1.2亿亩,旱田有940万公顷,折合1.4亿亩。

    现在的水平还无法达到后世伊朗的技术水平,但通过恢复古老的水利系统,灌溉耕地的面积开始大大提高,已经超过了3000万亩,波斯迅速取代费尔干纳盆地成为满清帝国新的粮食中心。